11/13/2015

如何成為不入流的數學家

https://goo.gl/hHmExT

11/11/2015

2015-10-22


7-ELEVEN 7個單身者故事,量身打造單身幸福

單身教我的7件事。

文、圖/電通國華提供

  亞洲創意轟動賽事《Spikes Asia》甫落幕,兵家必爭的品牌內容與娛樂品項影片類中,電通國華以去年為7-ELEVEN創造的「單身教我的7件事」系列影片贏得銅獎,為台灣爭光!本篇採訪單身節活動的幕後功臣-電通國華的創意團隊,深入了解背後成功的關鍵。

左起為電通國華首席創意執行長陶淑真、群創意總監文雅慧、數位業務副總監廖霈頤。


Q單身節主題行銷背後的消費者insight為何?主要的溝通傳播內容是?

  「在台灣,以個人為單位的族群比例越來越高。而每個街角就有一間的7-ELEVEN,這給了我們一個創意觀點,對單身者們來說,7-ELEVEN就像 第二個家,滿足單身者們的需求。」每一個街角的7-ELEVEN,其實就是個單身者友善的守護站,而那些深夜在7-ELEVEN來來去去的孤獨身影,正是 最好的故事題材。「做廣告,其實就像社會觀察者,有誰比常常深夜回家的我們,更了解單身者對24小時不打烊的依賴呢?」電通國華首席創意執行長陶淑真表 示。

  最後與客戶討論的結果,不需要撫慰感情狀態為單身的族群並刻意營造理直氣壯的購物理由,反以正面積極的角度說明單身的歷程裡並非只有孤獨感,在生活 中,還有許多的美好和值得珍惜的事物值得去追求,因此決定用單身者的故事去感動單身者。重新詮釋「單身」的定義,將7-ELEVEN存在定調為歡迎單身光 臨的「單身友善」便利店,並且以此作為品牌傳播的定調。


Q當時在思考單身節主題行銷時,在傳播上面臨什麼挑戰?

  一、淘寶網以電商品牌角色操作「光棍節」已行之有年,幾乎已成為消費者直覺聯想的品牌識別,如何讓7-ELEVEN超商在單身節傳播上有所區隔性,引 起消費者共鳴並且讓單身節打造成為7-ELEVEN超商品牌獨家的識別形象;二、2014年食安議題爆發,民眾生活態度逐漸轉變,品牌如何在低迷的市場氛 圍中重建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三、過去7-ELEVEN從未透過數位傳播的方式操作主題行銷概念,在面對網路分眾化的環境下,如何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並成功 建立品牌形象。

  電通國華很幸運獲得客戶的大力支持,得以創造單身節系列活動。「誠心誠意把故事說好,說好了,別人自然就會看見你。故事力,能讓品牌在傳播上發揮最大 的影響力。」電通國華群創意總監文雅慧表示,一開始以為這樣的單身系列故事太過感性,也許會有地域性溝通限制,沒想到意外大受好評,並且贏得亞太評審的青 睞。可見只要故事本身夠強大,情感的渲染力是可以跨國界傳播開來。



Q單身節主題行銷成功的原因?

  巧妙使用「單身教我的7件事」、「幸福必修7學分」等實用式標題寫法來吸引消費者聚焦關注,並以不同族群的單身生活型態切入:非自願單身的人、假裝不 是單身的人,樂在單身的人…,描繪出真實生活情節中的單身狀態,透過人物主角與7-ELEVEN店員的互動,傳達出7-ELEVEN一直以來在人們生活中 扮演友善溫暖的角色,與生活態度相關的品牌形象。除此之外,網路影片也不以知名人物為主角,希望藉此讓消費者將專注力放在故事內容本身,更融入故事情節當 中,進而產生共感。

  7則故事則是分波段依序曝光,讓消費者對於後續影片具有期待感之外,也能夠細細品味不同訴求、截然獨立的單篇故事。團隊也表示,很幸運地獲得客戶很大 的支持,才得以創造出這個單身節系列活動。在「單身教我的7件事」概念之下,不同主題的影片各自吸引了不同族群的認同感,展開截然不同的情緒氛圍和隱涵的 寓意,才能成功創造話題與引起關注。


Q當品牌選擇投入故事行銷時,該注意什麼重點,電通國華又能扮演什麼角色協助?
  現在的消費者長期置身於品牌傳播大爆炸的環境下,對於置入性的廣告已有直覺的辨識力,如果客戶還是期待品牌能夠在內容中不斷提及、強化的做法,恐怕在 第一時間就被消費者抗拒。故事行銷的創意核心來自於故事本身和消費者之間的連結度與渲染力,過多的鋪陳及美化對於消費者來說,就像是過度的調味,在近幾年 品牌在行銷策略上的改變,其實也反應了消費者對於核心價值的感受度越來越敏銳。


Q如何讓數位內容的影響力擴散?
  「當數位傳播已經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分的現下,品牌的傳播必須同時滿足跨螢行銷及社群行為的需求,當我們滿足了消費者在接觸點上可被傳散的便利性 時,品牌在網路上的傳播效應其實是省力的。」電通國華數位業務副總監廖霈頤表示。單身節整體的傳播策略以系列影片為核心,透過桌機版、手機版單身節網站為 傳播基點,打造活動全方位的專屬形象,在網站內容則是將單身的議題深化至各個層面,例如:「單身經濟學」教大家如何簡單地在生活、飲食、造型等,為自己的 單身生活創造更多可能性。同時,為承接網路影片創造出的話題性,也在網站上發起「我的單身幸福宣言」的社群活動,希望凝聚消費者對於影片的啟發,將自己的 故事發表在社群平台上,也為品牌帶來更多延伸的曝光機會。


  從這次的經驗中,我們也發現到當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真正建立起價值感時,所創造的聲浪遠比想像中強大,或許這也是網路時代的迷人之處!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10月號290期:
單元:報導:7-ELEVEN 7個單身者故事,量身打造單身幸福
--
歡迎轉貼文章,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加入臉書粉絲團:

11/08/2015

國會 3.0

未來國會公開版

動員系統

國會新浪潮/國會新世代

10/27/2015

從美國總統歐巴馬對眾議院議貝納的稱許與批評, 來看總統與議長之間的關係

從美國總統歐巴馬對眾議院議貝納的稱許與批評, 來看總統與議長之間的關係


  • 民主制度就是要承認不可能讓任何一方 100% 滿意, 而議長就是要扮演這樣的角色
  • 貝納曾不只一次試圖將歐巴馬告上法院, 因為歐巴馬拒絕國會審查的行政命令
  • 美國總統即使與議長同黨, 也不能命令議長做事情, 因為兩者民意基礎不一樣
  • 美國政黨是柔性政黨, 沒有黨紀, 各種法案和政策都要靠說服, 妥協, 甚至是利益交換, 包括對同黨的議員.
  • 貝納是較溫和務實, 不會隨便去戰總統.
  • 歐巴馬說,貝納是一個文明有禮貌的人,而且是個愛國者
  • 美國的眾議院每兩年改選一次,因應在總統任期內的期中選舉,選民用選票教
  • 貝納徹底像個局外人,沒想到給他溫暖的,居然還是對手陣營的民主黨總統歐巴馬。
  • 美國眾議院議長貝納:「應該要為對的理由去做對的事,如果你以國家利益為優先,鼓起勇氣去盡力去做,也會更有勇氣去做你做不到的事。」
  • 貝納不只跟民主黨歐巴馬對抗, 更跟黨內保守派茶黨份子對抗
  • 貝納是個有耐心的協調者,但他若與共和黨認為不該協調的人協調,例如歐巴馬,或是逼不得已再回頭與不願協調的人周旋,例如茶黨,結果是永遠不能如對方的與民主黨自己的意.
  • 提起貝納,多數人的第一句話是「他是一個好人」,就如他對記者所說的「我從不動怒」。但保守右派的名嘴稱他為懦夫.
  • 同黨的同志也因此曾想要把貝納趕下台.

10/22/2015

Comeout.tw

動員系統

1. 使用者透過定位找到選區
2. 或透過地圖的選擇找到選區
3. 與臉書連動朋友名單
4. 選擇你支持的候選人
5. 在臉書公布 (可選擇自己知道或給朋友或全部人)
6. 可以看到你在這選區其他人的支持度, 以及朋友
7. 設定那天是否要投票, 或要不要給朋友提醒
8. 隨時可以改變你的支持者
9. 看你的支持變化史

選舉當天

1. 選舉當天, 當投票後選擇你的投票
2. 上網看有那些朋友還沒投, 就打電話傳訊叫他投
3. 投票時就立刻顯示大家的投票狀況

候選人

1. 候選人的背景資料
2. 將候選人的新聞做結合
3. 將候選人的資料庫做結合 (g0v)
4. 選舉公報
5. 議題, 法案
6. 簽署候選人的意向 (如多元成家)
7. 臉書的討論

10/19/2015

3 個月來...

1. 識別證發放守則
2. http://k.olc.tw/ (候選人, 議題, 法案, 政見)
3. comeout.tw/map/
4. 國會圖書館做歷史

Open Data next generation (next 5 stars)

The Data Flow will automatic (Machine Driving)
The Data Can be Insert, Update, Delete Bi-Direction
The Data Can be Decentralization
The Data Can be archive and up-to date, version control
The Data Can be Synchronization and Transparent Automatically, Usage in the same time.

資料流動都是自動化的且由機器驅動
資料可以雙向插入, 更新, 刪除
資料可以去中心化
資料隨時都是最新, 且有歷史備份, 版本控制
資料可以自動化的同步與透通, 且同時使用

9/22/2015

Lighting

相信網路系統可以從本質的改變人行為, 進一步的改變社會, 以非營利的方式去實現,
曾創作出 BBS 個人版, MyZilla, 部落格觀察, 林克傳說, 新文易數等知名或不知名的系統,
平時在各大網路公司與網路媒體擔任顧問, 目前任職姊妹淘, 三立新聞網, 資策會等顧問...

8/31/2015

IOT Draft

物聯網是指所有物體設備都可以經由通訊機制將之發現, 串聯並產生行為反應, 透過這樣的技術可以搜集眾多資料, 經由演算法等類人工智慧做出或輔助人類做出最佳的決策判斷, 或者提升日常生活的便利或商業管理營運的再進化.

在結構上, 是將人與機器建立一個新的溝通型態, 包含 H2H, H2M, M2M,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M2M (Machine to Machine) 的溝通平台是 IOT 的基礎.

事實上現在生活中已經到處看得到:

RFID, 藍牙: 悠遊卡, etag, 手機無線耳機
穿戴式裝置: 智能手環, 智慧手錶
智慧電視: 包含 OTT, 電視盒

物聯網的技術領域可以分成下面幾類

使用端設備:晶片設計, 設備生產, 人機整合
行動通訊與資料格式: 標準制定, 內容資料
使用者介面與服務: 應用程式, 系統整合
雲端與伺服器管理: 即時管理, (S/P/I)AAS
資料處理與資料庫: 大數據, 人工智慧
企業智慧與商業運作: 商業平台建立, 決策支援

物聯網的應用可以分成下面幾個方向

智慧家庭: 電視, 冰箱, 居家安全
智慧健康: 身體狀況, 健康狀態回報
智慧城市: 電力, 氣象資料, 治安, 災防等搜集與預警
智慧交通: ITS, 共享交通, 大眾運輸資訊
智慧運銷: 快速貨運, 個人化賣場廣告, 線上金流
智慧製程: 監控系統提升工安, 減少環境污染 

未來的政策發展會有幾項做出發:

產業鏈媒合: 建立共用開放的商業資訊平台
人才與教育: 融合自造者 (Maker) 與 Hackathon
加速器與育成: 成立物聯網相關的育成中心與組織協助
協定開發專利與參與: 主導與補助未來協定, 專利之開發
法規與安全性制定: 加速法規制定, 協助資安系統建立
開放資訊基礎建設: 透過開放資料讓公用資訊讓民間加值

8/26/2015

104年度視覺障礙者勞動參與及適性就業狀況調查計畫期中審查會議

歷史變動?
未來系統建議?
資料再應用?